
问
孩子出生后,身体一直不好,因此错失了许多童年应有的快乐。为此我很自责,觉得她这样不幸都是因为我。最初是我没有给她一个强健的体魄,后来也是我没有安排好她的治疗。该怎样弥补自己的愧疚?
答
面对不幸,深陷于痛苦、自责,于事情本身没有很大帮助,特别是在孩子仍然脆弱需要依怙的时候,父母更得坚强。所以,先努力让自己放宽心一些,才有能力去帮助孩子。
其实,与其说“弥补”,倒不如说是用正念、智慧和勇气去帮她跨越困难。
每个人都是自己业力的制造者,也是负荷者。
有的孩子,即便从入胎到出胎,都得到了非常精细的照顾,能想到的、该避免的,父母都已为他考虑周全,但他仍然可能不健康;而有的孩子从小缺乏关爱,甚至饮食都难有保障,却身健体壮。同样的疾病,同样的治疗手段,对有的孩子管用,对有的孩子就不管用……
每个孩子的因缘业力不同,做父母的尽了心,也有爱莫能助的时候。
病苦、心情郁结,都是往昔的业因结出的果实,即是因缘和合的产物,那就也可以集聚相应的因缘来改善。
不杀生是健康长寿之因。长期坚持,相信一定会对孩子的病况有所帮助,这是许多人的亲身经历证实了的。
先要做到不为了孩子杀生,不再因为无明而让爱演变成累生累世的伤害。在此基础上,尽可能地带着孩子多参加放生,告诉他,每个生命都有苦乐的感受,会痛、会努力活着、会爱自己的妈妈、爱自己的孩子。因果不虚,培养孩子爱护生命的意识,是对他最长远的保护。
在孩子的眼中,母亲就是她的天地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有他的可贵之处。从心里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,赞叹她的美好,让她感到自己的可贵。这份信心,能帮助她建立起生活的勇气。
/ 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