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愿去极乐世界享福,不回来了,可以吗?
发布时间: 2021-06-26 08:01:00 关键词: 净土,菩提心
屏幕快照 2021-03-25 17.48.44.png


 问


娑婆世界太苦了,所以我想去极乐世界,然后就再也不想回来了,就在那里享福,这样发愿可以吗?


虽然《观经》中讲九品往生观时,中品和下品的往生条件,都未提到菩提心,但如果可能,还是尽量不要这么发愿。可以换一种发愿的方式,例如:“愿我在极乐世界的加持下,早日拥有再入轮回救度众生的勇气和心力。”

首先,真去了极乐世界,你不会不想回来,相反,菩提心会推动着你义无反顾倒驾慈航。

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,无论什么根基、种姓,往生到极乐世界后,悉皆成熟纯一大乘种姓,发起无上菩提心。

其次,不愿入轮回度化众生,无非是怕再次经受轮回的痛苦,但这有点“杞人忧天”,实在不必为未来转凡成圣的自己操心。

在极乐世界花开、见佛、悟无生,便拥有了“犹如莲华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”的方便力,虽入轮回,心却恒时不为轮回所染,到时候,你所感知的世界与凡夫大不相同,更不可能如凡夫般生烦恼、造业、感苦,反而还会像逛花园一般欢喜自在。

第三,是否具足菩提心,对往生的品位、往生后具足的功德,以及度化众生的能力影响很大。

若没有发菩提心,往生极乐世界还需要经劫的修行,才能证悟。相比之下,具有菩提心而往生,会快很多,这在《观经》中有明确的记载。

在极乐世界长劫修行的岁月里,我们虽然尽享法乐,可生生世世的父母亲友还在轮回深渊中沉沦、感受无量痛苦,而我们是救他们出轮回苦海的希望。

这些苦难众生都曾为我们的父母至亲,他们的恶业有许多是为了养育我们而造下的。

上师在《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》中写道:

“你看那小鸟嗷嗷待哺,鸟妈妈一次次飞出去捉来虫子给他吃。养大一只小鸟,得杀多少虫子。我们往昔也一定曾转生为鸟,那时我们的母亲也一定曾这样为了我们,成天只是杀生。在她们,这是做母亲的本能和爱心,可杀业就是杀业,不会因之勾销,因缘成熟时,杀生的果报就会现前,没有人可以代受。

每一世的母亲都曾这样,以她们无数后世的苦难,换取我们在那一世的健康成长。也正因为这样,才更可悲悯;她们的苦难才更与我们的当下相关。


/ 推荐阅读

《同生极乐国》第三集:发菩提心

底图-三宝殿3(蓝色系).jpeg